在大学里感到自卑是正常的

日期:2025-09-04 20:41:33 / 人气:8


许多人在进入大学后会发现自己变得自卑,即便旁人看来他们依旧优秀。这与中学和大学不同的环境特点密切相关。

一、大学环境:多元人才汇聚

大学如同一个自给自足的城邦生态系统,汇聚了各种各样的人才。与中学主要聚焦于学习成绩不同,大学评价人的维度更为多元。在中学,成绩差可能是自卑的主要原因,但大学里,成绩、家庭背景、外貌、人际关系、运气等诸多因素都可能成为让人产生自卑感的缘由。

二、学生类型与自卑根源

高考失常与超常认知

大学中有两类典型学生。一类是认为自己高考失常的学生,他们觉得自己高考考出了史上最差成绩才来到这所大学,但实际上对面同学可能也有同样想法。另一类是认为自己高考超常、校强我弱的学生,比如通过贫困专项进入清北的学生,外界看来是捡了大漏,但身处强手如云的环境,他们心态容易崩溃。认为自己高考失常的人,可能在军训时表现突出,但到排名时发现并无突出优势,若之前预期过高,破防程度会更严重。

“闭环赢学”的破产

中学阶段,很多人处于“闭环赢学”状态。遇到综合素质高的,以成绩取胜;遇到成绩好的,认为其综合素质不如自己;即便没什么预期,也能轻松获胜。然而到了大学,成绩不再是所有人都重视的方面,且随着做题重要性的下降,中学应试体制禁锢的其他优秀品质得以释放。此时,会发现比自己成绩差的人可能更有钱,比自己穷的人可能更好看,比自己丑的人综合素质可能更高,综合素质不如自己的人运气可能更好,运气不如自己的人成绩可能更好。“闭环赢学”转化为“闭环输学”,只要善于发现输点,就容易陷入自卑。

三、社交与情感变化带来的自卑

社交模式差异

中学是“熟人社会”,同学之间知根知底,容易互相了解并日久生情。而大学是“海洋文明、自由市场”式的陌生人社会,同学关系比较松散,毕业后班里的人都认不全很正常。这种社交模式的变化,对于像作者这样的i人来说,在大学建立好感比中学困难得多,情史顺利程度不如中学。

相对位置的纠结

在大学,没必要和别人比较。大学有庞大的人口基数,必然存在很厉害的人。即便和自己比,也会有输点,比如在大学搞对象比中学变难。而且大学同学毕业后联系较少,除非成为知名校友或有重大影响力的事,否则没必要纠结自己在同学中的相对位置。人们应认识到,拿到毕业证,大学经历本身就很有价值,不必因与他人比较而陷入自卑。

作者:恒耀平台




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恒耀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