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ra 2爆火背后:AI创作狂欢与版权隐忧

日期:2025-10-06 15:26:49 / 人气:13



国庆假期,AI圈子因Sora 2的登场而沸腾,它甚至被网友誉为“AI版抖音”“下一个超级App”,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。

Sora 2火爆出圈,引领AI创作新风尚

9月30日,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的OpenAI发布了其迄今最先进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 2,同时推出名为“Sora by OpenAI”的iPhone应用。短短数天,Sora就登顶美国App Store榜首,超越了OpenAI的ChatGPT和谷歌的Gemini。

Sora 2作为独立移动应用Sora App的核心,基于先进技术为用户打造沉浸式短视频内容创作体验。用户只需上传一张照片或输入一段文字提示,就能生成最长15秒的超现实短视频,真正实现人人可当“电影导演”。OpenAI宣称,Sora 2相比初代有重大升级,首次实现音频与画面同步生成,大幅提升物理精确性,增强画面分辨率和细节真实感,堪称AI视频生成领域的“GPT - 3.5时刻”。它还能完成诸多先前视频生成模型难以企及的任务,如奥运体操动作、在精确模拟浮力和刚性动力学的桨板上后空翻、猫在三周半旋转时抓物等,滑板运动员腾空时风声、碰撞声和都市喧嚣都能完美呈现。

Sora App不仅是AI工具,更是集社交娱乐于一体的视频分享平台。用户能创建音视频内容,在可定制信息流中“刷视频”,还能通过“客串”功能将自己或朋友融入视频。这一技术突破瞬间点燃普通用户的创作热情。

依托“客串”(Cameo)功能,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·奥特曼成为互联网上最忙碌的人。他的形象被网友肆意“调度”,前一秒还在会议室正装演讲,下一秒就空降埃及热舞,转眼又现身虚拟战场与马斯克对决。在中国网友的创意下,一场充满本土气息的狂欢展开:奥特曼玩川剧变脸、骑电动车化身美团外卖员、做美妆博主、为蜜雪冰城代言,还与网友大跳“技能五子棋”。Sora的“客串”功能上线后,相关UGC内容24小时内增长1200%,用户平均每天生成3.2段视频,远超ChatGPT初期文本互动频率。

目前,Sora 2仅限受邀用户使用,iOS端可下载,安卓端可网页使用,先在美国和加拿大初步推广,后续将扩展至更多国家。不过,OpenAI近期财务数据显示,上半年营收43亿美元,超去年全年,但净亏损达135亿美元。首席财务官萨拉·弗莱尔表示考虑未来上市,公司正推进员工股票二次出售,估值已达5000亿美元。

版权争议与深度伪造风险,暗礁浮现

Sora App的火爆也带来了版权争议与深度伪造风险。许多视频引发了版权和深度伪造专家的警惕,全球著名IP纷纷成为Sora 2的热门创作对象。皮卡丘在网友创意下身份多变,从士兵到大厨再到海盗;劳拉·克劳馥等电子游戏角色,任天堂的马里奥、路易吉、桃子公主等重量级人物也被融入创作。更有脑洞大开的创作,如动画版柯南嵌入《网友王子》剧情,天线宝宝在青青草原吃羊肉串,猪猪侠驾驶小米YU7被交警查证等。

当前Sora平台上泛滥的IP二创内容,是OpenAI“选择退出”机制与版权保护规则碰撞的结果。Sora App对版权内容采用“选择退出”(opt - out)规则,默认所有受版权保护的角色可被生成,只有版权方主动联系OpenAI申请屏蔽,才能阻止IP使用。

著名律师、财经作家郭勤贵指出,这背后存在较高的版权侵权风险,平台方和个人用户都需谨慎。使用Sora生成包含版权角色(如皮卡丘)的视频,若未获授权,可能构成侵权。依据《著作权法》第10条,版权人享有复制权、改编权、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。用户生成此类视频,可能同时侵犯复制权(再现角色形象)、改编权(重新组合角色与场景)及信息网络传播权(上传至平台或其他渠道)。

若视频包含他人真实影像,如用户自己或路人,还需注意《民法典》第1019条关于肖像权的规定。即使使用AI技术修改面部特征,若仍可识别身份,仍需获得授权。Sora APP用户将真人影像与AI生成场景融合,若涉及版权角色或他人肖像,可能同时侵犯版权、肖像权及隐私权。

此外,OpenAI推行的“选择退出”版权策略难辞其咎。该机制虽符合部分地区“避风港原则”框架,但在司法实践、版权方维权策略及国际监管趋势下,存在多重隐患。根据美国《数字千年版权法案》(DMCA)和中国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平台若仅提供技术服务且履行“通知 - 删除”义务,可免除赔偿责任。但Sora的“选择退出”机制本质是“先侵权、后处理”,与“通知 - 删除”有本质区别。

OpenAI曾主张AI训练数据的使用属于“合理使用”,但在司法实践中面临挑战。一方面,转换性使用不足,用户生成的“皮卡丘打奥特曼”等娱乐性内容,未对原作进行批判性或教育性改造,难以满足美国版权法对“合理使用”的要求;另一方面,存在商业营利属性,Sora的用户协议显示,平台可能通过广告分成、订阅收费等方式从侵权内容中获利,这会削弱“合理使用”的抗辩基础。

在版权方主动维权、国际监管趋严和司法实践倾向保护权利人的背景下,平台面临诉讼、行政处罚和商业信誉损失的多重压力。OpenAI需从技术、法律和商业模式三个层面进行系统性调整,通过主动过滤、分层授权和原创激励,在创新与合规之间找到平衡点,否则可能重蹈Midjourney的覆辙,陷入版权纠纷的泥潭。

作者:恒耀平台




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恒耀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