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能撬动自动驾驶汽车落地:技术、成本与规则的三重奏

日期:2025-07-01 15:28:24 / 人气:5


一、技术创新:智能体AI引领自动驾驶突破

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正推动自动驾驶汽车迈向新阶段。当前AI技术创新从生成式AI转向智能体AI,后者以目标驱动为核心,有望在自动驾驶领域实现感知、决策与控制能力的重大突破,使大量新车具备高级别辅助及完全自动驾驶能力。

自动驾驶技术存在两种走向。“端到端”技术通过单一AI模型将传感器数据直接转化为驾驶操作指令,但需海量高质量数据训练,视频数据获取成本高、难度大;模块化技术采用人工与智能混搭,分工明确便于问题定位,但在复杂驾驶任务中表现受限。目前车企多采用辅助驾驶,受限于技术和成本,“既要相信系统,又要随时准备接管”是当前智能驾驶的最大悖论。不过,易控智驾、小马智行、特斯拉等企业在特定场景或区域已开展无人驾驶应用,为技术落地积累经验。

二、成本降低: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关键跨越

成本是自动驾驶技术普及的关键因素。历史上,福特T型车通过移动流水线组装大幅降低成本,推动汽车进入千家万户。中国在AI降成本方面取得突破,如DeepSeek训练成本仅为美国同类产品的三十分之一,为AI技术普惠化铺平道路。

车企也在积极降本降价。特斯拉预计自动驾驶出租车Cybercab成本低于30000美元,萝卜快跑Robotaxi每公里运营成本仅0.81元,较传统油车节省58%,较传统电车节省43%。随着技术发展和成本降低,自动驾驶将从小众走向普及,萝卜快跑等企业布局海外市场,也预示着其商业潜力的释放。

三、规则建构:为自动驾驶确立长效保障

技术解决主义认为技术可解决一切问题,但自动驾驶的发展需要规则的适应和调整。一方面,不应以现行规则“一刀切”否定新事物,而应以开放心态包容新技术,推动社会价值归属的重构;另一方面,需积极进行制度建构,确立自动驾驶的长效规则。

安全问题是规则建构的核心。研究表明,自动驾驶可减少人为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,但2025年安徽铜陵的车祸引发了对自动驾驶安全性能及责任归属的关注。需明确人机关系、责任分配等基本规则,优先关注安全问题,通过大量测试提高安全性,同时解决事故追责难题,涉及AI子系统及其供应商的责任界定。此外,还需平衡乘客、路人、财产安全等多方利益,探索车企、运营商、乘客、保险公司等利益关系问题。

四、综合展望:多方合力推动自动驾驶落地

自动驾驶汽车的落地需要技术创新、成本降低和规则建构三方面的协同推进。技术创新为自动驾驶提供核心驱动力,成本降低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,规则建构则为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保障。

当前,自动驾驶技术已在特定场景取得进展,成本也在逐步降低,但规则的完善仍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。只有当技术、成本和规则达到平衡,自动驾驶汽车才能真正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,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,推动交通行业的变革。

五、结语

自动驾驶汽车落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涉及技术、经济和社会等多个层面。虽然面临诸多挑战,但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、成本的持续降低以及规则的逐步完善,自动驾驶的未来充满希望。各方应携手合作,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汽车从实验室走向市场,让这一创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。

作者:恒耀平台




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恒耀娱乐 版权所有